1、法律依据:《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的范围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一)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原有物质正式形态的资产。
2、《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程序和标准作出了规定。具体来说,行政单位应当制定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包括清查、验收、评估、报告、审批等环节,并在处置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程序,确保依法依规进行。
3、第十七条总公司办公室和财务本部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至少年终清查一次),固定资产清查主要是通过对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进行帐物核对,以便真实地反映其实有数量和分布情况。如有盘盈盘亏还应查明原因。
4、固定资产管理办法2022版修订如下:总则 本办法旨在规范财务行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推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5、资产管理部作为固定资产的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明细帐卡。各机房网管负责本机房桌椅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耳机机柜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维护与使用管理。微机中心有统一管理与购置权。办公室负责办公室电脑桌椅相关设备的维护和使用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具体职责:主管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实时监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的高效利用。他们需配合使用单位执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规程,定期进行设备清点,确保账、卡、物相符,维护资产的准确记录。
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搞好固定资产的分类,统一编号,建立固定资产档案,登记账卡,负责审批并办理验收、调拨、报废、封存、启用等事项。4根据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组织编制设备大中修维修计划,按期编报设备更新计划。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如下: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和养护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锈、防蛀等工作。各使用部门应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按照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进行养护、定期监测或修缮,确保其完好和使用安全。
固定资产管理由生产管理部和行政管理部负责。生产管理部负责生产设备及关联设备,行政管理部负责计算机、办公设备、家具、运输工具和检验工具。各管理部门需设置固定资产实物台帐,建立卡片,统一分类编号,落实使用人,确保帐物一致。
资产分类和编目管理: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例如建筑、设备、车辆等,然后对每个分类进行编目管理,详细记录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财务凭证等信息。 采购和验收管理:建立严格的采购流程,采购部门需要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提交采购申请并审批通过后再进行采购。
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及时掌握企业资产信息,使资产管理更加清晰,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固定资产监管从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到处置资产的全过程监督,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首先,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详细记录资产信息。其次,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再者,制定资产保养与维修计划,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同时,规范资产使用与调拨流程,避免浪费和损失。对于报废或闲置的资产,应及时处理并更新台账。此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资产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1、固定资产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1)正确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2)严格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合理确认固定资产的价值;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正确区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3)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率。
2、固定资产存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存放:确保固定资产存放在安全、干燥、防潮、防尘、防盗的环境中,维护资产安全与完好。 明确责任:建立明确的固定资产存放责任制度,为每项资产指定责任人,负责资产的保管与维护,确保责任人承担资产安全与完好的责任。
3、要抓落实,不搞形式,动真格,不走过场,要真正做到物物有人管,环环紧相连,依法办事,照章理财。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成立专门管理小组 成员应来自工程部,审计、财务,投资、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